平武农商银行:“红信贷”注入强劲动能 四川平武农商银行将金融“活水”精准注入乡村振兴一线
2025-10-17 14:53:56 来源: 作者: 点击数: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四川平武农商银行始终牢记“金融为民”初心,立足平武县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定位与山区县实际,针对农村“融资难、融资贵、服务弱”痛点,创新推出平武“红信贷”金融服务模式,以党建为引领、以服务为抓手、以产业为核心、以机制为保障,将金融“活水”精准注入乡村振兴一线,为县域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注入强劲动能。
自2025年5月推行以来,“红信贷”已覆盖20个乡镇121个村,授信总额9177.2万元,发放贷款5907.9万元,惠及291户个体经营户与5个村集体经济组织,用实干实绩书写了农商银行服务乡村振兴的“平武答卷”。
党建引领筑根基,打造普惠金融“强引擎”
“农村金融服务,关键在扎根基层、找准方向。”平武农商银行始终将党建引领作为“红信贷”的核心驱动力,把党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金融服务乡村的实践优势。
在组织架构上,该行联合村(社区)党组织组建评级授信小组,由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监委会成员、村(居)小组长与该行支行信贷客户经理共同参与,赋予基层党组织信贷申请推荐权与初审权。这一举措让信贷服务更贴近群众、更了解需求,从源头夯实乡村信用体系建设基础。截至目前,该行依托基层党组织完成联合评级授信超300户,精准识别信用农户与经营主体,为后续信贷投放筑牢“信用基石”。
在产品供给上,该行每年单列10亿元专项信贷计划,针对乡村发展的多元需求,创新推出“红信帮扶贷”“红信先锋贷”“红信兴旺贷”“红信林产贷”四大专属产品体系。产品设计充分考虑农村实际:最高授信额度达500万元,满足集体经济产业扩张需求;贷款周期最长5年,匹配农业产业长周期特点,真正实现“需求在哪里,产品就跟进到哪里”。
在资源倾斜上,该行聚焦退役军人、返乡大学毕业生、困难群体、创业先锋等8类关键群体,提供差异化授信额度与优惠利率。返乡创业的大学生李某怀揣着发展中药材种植的梦想,却因启动资金不足而犯了难。该行通过“红信先锋贷”为其授信30万元,助其快速落地黄连种植基地50亩;退役军人王某经营民宿遇资金周转难题,“红信帮扶贷”15万元当日到账,解了他的燃眉之急。截至目前,该行8类重点群体贷款发放额占“红信贷”总规模的65%,真正让金融资源流向乡村振兴最需要的领域。
流程再造提效能,打通服务群众“末段路”
“以前贷款要跑好几趟,现在银行工作人员上门服务,小额贷款当天就能到账,太方便了!”谈起“红信贷”,平武县响岩镇农户张某赞不绝口。这背后,是平武农商银行以流程再造推动金融服务“降成本、提效率、暖民心”的不懈努力。
为打破“坐店等客”的传统模式,该行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从各网点抽调业务骨干,组建20支“红信贷”服务队,开展联合评级、政策宣讲、业务办理“一站式”服务。在审批效率上,该行专门开辟“红信贷”“绿色通道”,简化申请材料、优化审批流程:授信额度内贷款原则上5日内办结,20万元以下小额贷款当日到账。
金融服务不仅要高效,更要暖心。针对医疗、教育等群众急难愁盼需求,该行按照特事特办、急事急办执行“帮扶贷”LPR最低利率政策。今年3月,平武县豆叩镇农户赵某家人突发重病需大额医疗费。该行得知情况后,1天内完成20万元“红信帮扶贷”审批发放,利率按LPR执行,极大缩减其融资成本;古城镇学生小杨因家庭困难面临辍学,该行联合当地政府为其家庭发放8万元“红信帮扶贷”,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助力小杨顺利返校。截至目前,该行已为3户急难家庭提供医疗、教育类紧急贷款24万元。
产业赋能促增收,激活乡村发展“新动能”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平武农商银行紧扣平武“3+4+N”特色农业体系与“森林四库”建设需求,将“红信贷”与产业发展深度绑定,从“输血式”放贷转向“造血式”赋能,推动产业兴旺、农民增收。
在信贷投放上,该行优先保障食用菌、中药材、精品民宿等本地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重点支持经营主体扩大规模、提升品质、延伸链条。平武县某源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是当地食用菌种植龙头企业,今年计划扩建菌棒生产车间却缺资金。该行通过“红信兴旺贷”为其授信200万元。目前,企业车间已顺利投产,预计年增产菌棒50万棒,带动周边20户农户就业。截至目前,该行在特色产业领域授信超3000万元,发放贷款2561.7万元,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5家。
为避免“一贷了之”,该行创新推出“贷后赋能”服务,联合县委组织部、县农业农村局组建12个产业指导组,为贷款主体提供全流程跟踪服务——种植户缺技术,指导组邀请农业专家上门授课;养殖户怕风险,指导组提供疫病防控培训;经营主体愁销路,指导组对接市场资源。平武县虎牙藏族乡养殖户陈某通过“红信林产贷”获得50万元贷款后,产业指导组定期上门指导牦牛养殖技术,帮助他改进饲料配方,养殖成活率从85%提升至98%,年增收超10万元。截至目前,该行产业指导组累计开展技术培训40余场,服务贷款主体180余户,解决产业发展难题60余个。
乡村振兴是时代命题,金融服务是重要支撑。下一步,平武农商银行将继续深化“红信贷”模式创新,优化产品供给、提升服务效能、强化产业赋能,让更多金融“活水”流向乡村田野,为平武乡村全面振兴贡献更多农商力量,让“党管金融促振兴”的平武实践品牌更加闪亮。
责任编辑:黄晨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