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农信首页 >  企业文化 > 农信故事

难以遗忘的时光

2015-09-15 22:28:48    来源:隆昌县联社   作者:杨夏  点击数:

    2012年末内江市隆昌县联社严格按照省联社微贷业务横向复制的标准组建了微贷部,当时平均年龄只有24岁的5张“信贷白纸”在两年内已成长为优秀的客户经理,他们秉承着“敢于担当、踏实守信、荣辱与共、奋勇争先”的四川农信精神,用实际行动体现了新一代农信人的责任与担当、敬业与奉献。19个月的时间里,隆昌联社微贷部累计发放了3.9亿元的信贷资金支持了近600户小微企业和个人,现有余额近2.4亿元。

 

    “他在成都春熙路不远的一个市场做水产批发。孩子今年快高考了。”

    “她贷款是为了创业。爱人在西藏当兵,是士官。”

    “他们在做石材加工。第二个孩子才出生不久呢。”

    ……

    隆昌联社微贷部的办公室里,即将赶往新岗位报到的客户经理李逻斌正在整理交接资料。翻着一份份信贷档案,他如数家珍般地回忆起他的客户们、朋友们,眼前浮现的人、事就像办公室外的点点繁星一样沉静而温暖。自从进入信用社后,他便与他们结下了深厚情谊。

    “是谁在敲打我窗,是谁在撩动琴弦……”在歌曲《被遗忘的时光》缓慢悠扬的曲调中,李逻斌的思绪回到了那一年。那是在2012年的尾巴,成立不久的隆昌联社微贷部办公室的灯光在坚守一天岗位后终于关掉,刚整理完扫街资料的他正准备回家,黑暗里传来一阵急促的电话铃声,总是最后一个离开办公室的他马上返身回去:“喂,您好,这里是隆昌联社微贷部,请问有什么可以帮您的吗?”

    “你好、你好,我看见你们发的宣传单,说没有房子抵押也可以贷款,想问下打工的能不能申请那种贷款啊?”

    “您好,可以的,我们有公职人员信用贷款。请问您贷款是准备用于做什么呢?”

    来电话的是一名姓姚的中年女性,她在微贷部对面的一家小建材公司做销售员,丈夫在一家民营煤炭洗选厂开装载机,夫妻俩这段时间正为儿子新房装修缺钱的事情发愁。找亲戚朋友借吧,老实本分一辈子、没借过一分钱的两口子总觉得拉不下面子;去银行贷款吧,听别人说要房产抵押而且手续又很麻烦,况且自家住房产权是划拨也没法办抵押。那天恰巧遇见微贷部在扫街营销产品,听客户经理们介绍说不用抵押就可以贷款20万,当时就动了心,但碍于让别人知道自己贷款不好意思的传统思想而没有进一步咨询,只是暗地里记下了电话号码。

    “哦,您好,姚大姐”……“好的,您有任何疑问或者需求可以随时联系小李。”

    在为客户耐心介绍完合适的贷款产品、需要资料和基本程序后,李逻斌放下话筒,重新打开了电脑,在自己设计的工作表又添加上一位客户,并做好情况说明和分类——日事日毕,这是农信社一贯的传统。

    之后的几天,他一直和客户主动保持着联系,耐心解答她的疑问,始终铭记着自己申请微贷岗位时所承诺的作为新一代农信人所应追求并坚持的“主动热情、吃苦耐劳”的品质;而姚大姐面对小李的真诚与热情,也终于放下了对银行主动营销的疑惑,渐渐把小李当成自己的金融顾问和朋友,并按照他之前短信里的内容准备好了贷款资料。

    2013元旦前的倒数第二个夜晚,为生活奔波忙碌的夫妻俩终于有了时间,马上拨通了熟悉的号码:“小李啊,真不好意思,我爱人就今晚在家,但是装修的事情已经火烧眉毛了,你能不能……”电话那头满是焦急。

    “好的,姚大姐,我马上过来。”他放下手里的工作,带上调查表和照相机直奔客户住处,此刻手表上的时针刚划过9点。

    有了之前充分的沟通和信任,贷款调查过程十分顺利。离开客户家后,李逻斌直接回到办公室加班撰写调查报告、准备贷款审批资料,一系列工作结束后,他长舒一口气,踩着地球自转周期的又一个起点回家。

    真实准确的资料让第二天的贷款审批变得相当流畅,当他将8万元信用贷款通过审批马上就可以签字发放的消息告诉姚大姐时,夫妇俩简直难以置信:第一次贷款并非像传说中那么困难,农信社的员工也并非像其他银行那么冰冷高傲。而对于李逻斌来说,这不仅是他营销并发放的第一笔贷款,也是他以客户为中心、把客户当朋友的第一步。

    “……记忆中那欢乐的情景,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音乐一遍又一遍的循环着,一幕幕场景就如放电影般在他脑海中呈现。他小心翼翼地收拾起这些珍贵的“电影胶卷”,又开始为即将到来的新角色做准备。

责任编辑:阿 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