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位置: 农信资讯 > 媒体报道

巴交龙布 跋涉在深山里的“银行”

2015-11-27 13:57:04    来源:《 人民日报 》( 2015年11月27日 06 版)   作者:刘裕国  点击数:

帮助6000多人脱贫致富,让他们的小康梦提速;经手5000多万元现金干净清白,无差错、无烂账、无呆账;扎根大山深处的信用社28年,不辞辛劳,不避艰险,一个人坚守一个“银行”……

他叫巴交龙布(见图,李东周摄),纳西族人,四川省农村信用系统一名基层信贷员——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俄亚乡信用社主任。

“借你一根火柴,点燃一团火焰”

俄亚被称为中国最后一个原始聚落,有6个行政村,28个自然村寨,距离木里县城300多公里。陡峭的大山、闭塞的交通,延缓了俄亚的经济文化发展。

巴交龙布就出生在俄亚乡耿龙山上五村的卡瓦村寨。1985年,22岁的巴交龙布,在木里县信用社的一次招聘考试中入选。从此,他自愿返乡投身到最为基层的农村信贷事业。

俄亚乡不通公路,去一趟县城要走7天。长期以来,盐、茶叶、香烟等生活必需品,都是“马脚子”赶着骡马驮进山里的。

巴交龙布回到俄亚,每天办理的几乎都是村民们10元、20元买补贴口粮的贷款,这让他心里生出说不出的痛楚。要让乡亲们摆脱沉重的苦日子,首先要改变俄亚靠贷款吃粮的现状。他首先想到的是最原始的致富门路——贷款给村民们买骡马,让他们当“马脚子”。

龙布满怀激情,背上现金、账本、干粮等,翻山越岭,在散落山岭的古老村寨一走就是十多天。洒下一路汗水,换来却是失望——既没有人存款,也无人贷款

龙布没有泄气,他想到一个办法。他去云南买了一匹马,牵上马再上大山,说马言贷,现身说法。村民一看到马就眼热,很快,有三五户联名申请小额贷款买马,接着就有独家贷款买马的了。不到半年时间,沉闷的大山里,出现了人欢马叫的生机……

巴交龙布最初的愿望实现了,但他并不满足……他要引导村民们发展产业。村民们习惯饲养小黑毛猪,两三年才长100多斤,龙布决定引进优良生猪品种。 2005年,他在云南永宁乡的集市上看到一个摊位在销售河南猪仔,就花去160元买下一公一母一对子猪。如今,河南猪与小黑毛猪杂交的后代,已成为大山深 处第一代优良生猪品种。

“借你一根火柴,点燃一团火焰”。这句话,巴交龙布不知在村民中重复了多少次。

他为山民们推广引进小型发电机,取代了世代靠松枝照明的暗夜;他为山民们推广引进家用小型粉碎机,把一生困在石磨旁的妇女解救了出来……龙布就像一根火柴,走到哪里,就在哪里点燃一团光焰。

“信贷员的脚步离百姓越近,百姓离致富的梦想就越近”

“要改变大山里的贫穷落后面貌,金融服务是关键。”龙布深信:“信贷员的脚步离百姓越近,百姓离致富的梦想就越近。”

2004年5月6日,龙布背着8万元现金去鲁司村寨送贷收贷。龙布每次去鲁司村寨,都选择只有猎人敢走的近道,以节省一天时间。这一次,刚好一群猴子从 陡壁上方穿过,踩落一块比脸盆还大的风化石,“轰隆隆”滚下来砸中了他的右腿,龙布跌落悬崖……一个渔民将他救起,龙布醒来的第一反应就是用颤抖的手去摸 背包里的账本和现金……

鬼门关历险后,他右腿落下残疾,随后又患上严重的腰椎间盘突出、风湿等疾病。外出进村的背包里,不知不觉中又多装了药品和注射器。

大村是俄亚最落后的一个村寨,但依山傍水,素有巴东文化圣地的美称。近些年,不断有文化机构和驴友来考察和旅游观光,龙布觉得这是大村发展经济的潜在优势,他决定扶持大村人开小商店、小旅店,让山里人不赶马也能致富。

他首先选中大村很穷的东巴帮治来进行帮扶,村民们却摇头劝道:“一个穷鬼,连跳蚤都喂不饱,还敢贷款开小商店?你别费力气了。”可龙布就是黏上了东巴。

2002年夏天,东巴帮治贷款500元,开起小商店,生意日渐红火,第二年归还了贷款,还有了一笔可观的积蓄。帮扶东巴开小商店赚了钱,擦亮了大村人的 眼睛,他们纷纷主动找龙布贷款,开展各种营生服务。到2011年,东巴帮治又找龙布贷款,投资20万元新建一栋300平方米的家庭旅店,设立了卫生间和淋 浴,这是俄亚纳西人一改与牛羊同住的原生态居家方式的一个飞跃。

在龙布的努力下,2011年,俄亚乡信用社首次盈利1700元;2012年,俄亚乡信用社实现收入39万元;2014年底,信用社存款达659万元,小 额贷款320万元。全乡920户人中,依靠贷款脱贫致富的已有212户,其中成为商业大户的就有53户。俄亚乡农民人均收入由2012年的1200余元, 上升到2015年的5800元。这是大山深处摆脱贫困的历史性突破,昔日靠贷款买口粮的山民们,日子正在一步步往山尖尖上爬。

“国家的钱,永远属于国家,不能拖欠,更不能骗取”

1993年,俄亚乡信用社老主任退休后,龙布一个人坚守至今。俄亚乡信用社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一个人的银行”。尽管只有龙布一人,但他绝不徇私枉法,“要干干净净做人,经过我手的钱,每一张都是干净的。”

他动员村民买马时,也动员了自己的二哥。二哥挠着头皮说:“本钱我还,利息不收行不行?自家兄弟走个‘后门’。”龙布回答道:“二哥,你忘了,大山上是没有后门的。我决不做心里不干净的事。”

2007年和2008年,木里县信用社曾派出稽核工作组两次进入俄亚乡农村信用社审核账目,核查龙布发放的160万元贷款情况。核查结果是龙布贷出的钱,笔笔有着落,无一笔不良贷款

不久,龙布又接到县信用社通知,要求他在2010年前把放贷钱连本带息全部收回。他又背上干粮和账本,翻山越岭走遍所有村寨,像以前请求村民贷款买马一 样,请求贷款的村民“支持一下我的工作”。到这时,村民们都亲切地把他叫做“银行舅舅”了,能不支持“舅舅”工作吗?最终,除两户外出人家差4000元没 收回,其余贷款和利息全部按期收回。

“国家的钱,永远都是属于国家,不能拖欠,更不能骗取。”他说。拿着微薄的工资,干着最艰苦的工作,但这位“银行舅舅”却把农村信用社经营成俄亚乡的经 济中心、经营中心、信息中心;“一个人的银行”为大山深处开启了三道服务大门,以信贷托起致富希望,引领俄亚的村民在零售、种养殖等产业领域,广开致富门 路……

责任编辑:阿 翔